从什么时候起,学习可以不成为一种负担?

学习学习首先学的是感受

我们大家都知道,论语的开篇第一句就是“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”。所以,学习学习,首先学的就是感受。但是在什么时候,学习就却变成了一种负担呢?

先来看这样一段视频……

这是我的两个孩子在可汗学院里,学习麻省理工(MIT)K12的物理。其中这一段叫做:Bridge Design and Destruction – 大桥的设计和摧毁

即便不知道这两个孩子学的是什么内容,当你通过孩子的笑声和他们表露的这种感受,就知道他们学的东西一定是令他们非常愉悦的。

我们大家都知道,论语的开篇第一句就是“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”。所以,学习学习,首先学的就是感受。但是在什么时候,学习却变成了一种负担呢?


学习什么时候成为一种负担?

找份好工作、有个好文凭、上个好学校、考个好分数,其实这一切都无可厚非,但问题是把这一切放在了快乐的前面,为了得到这一切而丧失了快乐,这样一来就把学习变成了一种负担。

可以把这一切都归之于三个字:功利心。其实想想这种功利性真的是非常可笑!因为我们的时代真的是不同了,也许有个好分数确实能去到好学校、得到一张好文凭,但现在有了文凭真的就会有个好工作吗?

所以说,这种功利心其实已经是成年往事了,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了,但我们还是用这样的一种旧的思维模式,让孩子们莫名其妙地承受着学习的沉重负担。

“饭疏食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”。孔子说:吃粗粮,喝冷水,弯着胳膊当枕头,乐趣也就在其中了。后面这句话是大家耳熟能详的:“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”——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得到的富贵,对我而言,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。

可是我觉得当今的分数、学校、文凭、工作,都是这样的“富且贵”,而我们的孩子们却被逼着天天在围绕着这样的“浮云”在打转。


快乐和条件无关

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”——这是孔子当年称赞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时说的一句话:一碗饭、一瓢水、住破屋,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,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。

而我们现在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学习的呢?咱们先不说大城市和二三线的城市,即便是在乡村里,我们的条件同当年颜回的相比,应该说是天差地别。然而,我们现在的孩子们却没有了“不改其乐”,学的更苦更累了。

所以说,学习的快乐同我们的物质条件,根本没有直接联系,却同我们的心态、我们的修为大有关系。

其实,非常巧合的是,可汗学院的诞生,正好应验了孔子所说的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”。

十多年前,萨尔·可汗——也就是可汗的创始人,他把教学视频上传到Youtube之后,就相继收到了一些学生们的留言。其中最打动他的留言是:“这是第一次我笑着做导数题”,“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我身上,我真的是度过了高兴和幸福的一天”。

就是这样的“乐”打动了萨尔·可汗,让他坚持创造出了我们这个时代,可以说是目前最大、也是最公益的一个学习平台。


学习真的可以不是一种负担

其实,我也有类似的经历。就在吴笛和吴为——我的两个孩子刚刚开始在可汗学院学习的时候,有一天我正好听到了他们两个人在房间里哈哈大笑。于是我就走进去,看到他们俩在看一段数学的教学视频。里面的内容说的是一个埃及法老,他让自己的部下去丈量他头像的高度,于是他的部下就犯了各种各样的错误,用了错误的方法去量这个头像。而我的两个孩子,反复地播放了一遍又一遍,一边看一边不断地哈哈大笑,就像是之前的那段他们看物理学的视频一样。

在那一刻,我真正地体会到了孩子们的学习,其实真的是可以“不亦说乎”的!只要让孩子们经常去体验这种愉悦,他们真的会一遍又一遍,不厌其烦地学习。

学习,真的可以是快乐的;学习,真的可以不是一种负担。